2025年上海車展,反復被上汽集團「懂車更懂你」刷屏時,我們突然意識到:那個曾經被貼上“傳統(tǒng)老廠”標簽的上汽,居然成了最懂年輕人的“科技潮牌”。從“技術內卷”到“生態(tài)平權”,TA用一場發(fā)布會告訴世界:中國汽車產業(yè)的游戲規(guī)則,這次由我們定義!
當全球車企還在電動化與智能化的迷霧中摸索時,上汽集團早已看清——中國汽車產業(yè)的競爭維度,已從“產品內卷”轉向“生態(tài)話語權”的終極博弈。這場轉型的底層邏輯,既源于生存壓力,更來自對行業(yè)未來的野心。而“平權科技”的本質,則是上汽以“技術普惠+生態(tài)開放”重構行業(yè)價值鏈條——讓中國從全球汽車的“制造車間”升級為“創(chuàng)新策源地”,而這正是中國汽車工業(yè)邁向高質量發(fā)展的必經之路!
品牌煥新:把汽車玩成“科技盲盒”,年輕人直呼真香!
當別家車企還在吹“百萬級激光雷達”時,上汽直接掀桌——這屆上海車展上,每個子品牌新車發(fā)布會,都像“開盲盒”,一拆開都是隱藏王炸款。
盲盒一,必屬拿到國民車“逆襲劇本”的榮威品牌。過去提起榮威,滿腦子都是省油、耐造、能裝貨“性價比三件套”。但這次,它以“in China for China”為內核,徹底顛覆套路:字母標SUV化身“打工人救星”,L2+智駕輔助系統(tǒng)開啟早高峰“代駕模式”, 15萬開出30萬排面;聚焦精選系列AI汽車的R標直接化身“國貨之光”,隱藏式門把手+無框車門,開去約會直接被妹子當成30萬級轎跑,副駕拍照發(fā)朋友圈的姿勢都變高級了!還有獅標共三步走。誰說國民車不能當網紅?性價比和逼格,榮威全都要!
盲盒二,則是在歐洲市場殺瘋的“技術卷王”——MG品牌。無論是在挪威-30℃雪地里續(xù)航達成率85%,讓歐洲網友破大防的MG4 EV;還是敞篷跑車配上賽博朋克涂裝,讓英國Z世代秒懂“中國狠活”的Cyberster……MG品牌的China for globe,不僅要做年輕人的dream car,更是中國品牌“技術信仰”的智領風尚。
高端智能電動領軍者的智己,及上汽與華為聯(lián)合打造的全新品牌“SAIC尚界”,則把豪車溢價撕個粉碎。據了解,SAIC尚界首款車型將瞄準20萬級主流市場,上汽集團在智能制造、縱向產業(yè)鏈體系等方面的專業(yè)優(yōu)勢,將為其打造雙重技術護城河,實現(xiàn)雙向賦能。
總體而言,當別家還在卷參數(shù)時,上汽面對「既要又要還要」的年輕人,直接甩出“安全安心、豐富智趣、更加懂你、極致顏值”四大價值坐標,把Z世代的需求拿捏得死死的:早高峰被外賣小哥包圍、新手司機倒車手抖?上汽L4級智駕、星云3.0系統(tǒng)百萬公里零事故戰(zhàn)績的「安全安心」“賽博保鏢”已上線;露營只會帶泡面、車內等人干瞪眼?上汽五菱繽果露營模式、智己L7會議模式等「豐富智趣」神操作,把車玩成“百變工具箱”,一車解鎖N種生活場景,讓車不只是代步工具,更是年輕人的“第三空間”;對象不懂你的emo?車比你更懂!生物識別情緒系統(tǒng)、香氛氛圍CP等上汽黑科技「更加懂你」—— 你的emo、焦慮、小確幸,車都接得??;不想為設計溢價買單,但又怕被說“土狗”?上汽榮威R標無框車門、MG Cyberster賽博朋克等「極致顏值」給出答案。不用咬牙上BBA,也能做朋友圈最靚的仔!
這些曾經百萬豪車才敢玩的配置,上汽直接“技術下沉”到10萬級車型。年輕人終于不用在“要面子”和“要里子”之間做選擇——上汽的“平權科技”,讓科技普惠成了基本操作。
Glocal戰(zhàn)略:中國智造出海,玩的就是“文化反向輸出”!
而我們反觀上汽的全球化3.0階段——“Glocal戰(zhàn)略”,本質上,則是以中國產業(yè)鏈優(yōu)勢為底座,以本土化生態(tài)為觸手,重構全球汽車產業(yè)價值鏈的一次深刻變革。作為中國出海車企的標桿,MG品牌已累計銷售超500萬輛,在20余國躋身銷量TOP10,其成功密碼在于“全球視野”與“本土匠心”的辯證統(tǒng)一。
首選是技術在地化。針對挪威極寒環(huán)境定制的電池熱管理系統(tǒng),讓MG4 EV在-30℃仍保持85%續(xù)航,連續(xù)6個月蟬聯(lián)當?shù)劁N冠;中東版榮威iMAX8的“移動會客廳”模式,則憑借5G視頻會議系統(tǒng)成為迪拜皇室用車。
其次是品牌本土化。在英國提出“Get More”、在泰國強調“Passion Drives”、在中東主張“Beyond Expectation”,MG以差異化主張精準觸達海外用戶情感需求,實現(xiàn)從“產品適配”到“文化共鳴”的躍升;
當然,還有重要的生態(tài)輸出。依托上汽的智能底盤、800V半固態(tài)電池、L4級自動駕駛等技術儲備,聯(lián)合華為鴻蒙生態(tài)、Oppo智能終端等跨界伙伴,上汽正將中國智能汽車的全產業(yè)鏈能力打包為“標準化解決方案”,向全球輸出“技術+生態(tài)”雙體系。
用中國技術打底,用在地化文化上分!在上汽看來,真正的全球化不是把中國車塞給全世界,而是讓中國車在英國活成“性價比路虎”,在泰國變成“電動版本田”,在中東化身“科技版埃爾法”。當老外開始為“中國設計”買單時,這場文化反向輸出才算真正玩明白了——以規(guī)模效應降低全球化成本,以生態(tài)整合抵御地緣風險,最終將中國從“世界工廠”升級為“創(chuàng)新策源地”……這一戰(zhàn)略的深層價值,讓它堪稱教科書級“高端操作”。
行業(yè)啟示:當上汽開始“定義生態(tài)”,傳統(tǒng)車企慌不慌?
不僅如此,這屆上海車展,上汽最狠的還不是技術,而是重新發(fā)明了汽車行業(yè)的“生存法則”。
和華為“神仙聯(lián)動”,讓20萬級SAIC尚界用上鴻蒙座艙,直接把智能汽車拖入“手機生態(tài)戰(zhàn)”;拉著OPPO玩跨界,把車變成“能跑的手機”——以后車里刷抖音、打王者可能比家里還爽;最絕的是“不設技術圍墻”的生態(tài)宣言,就像宣告:“別卷單科成績了,這次咱們比誰能組最強朋友圈!”
未來的車圈頂流,一定是“生態(tài)型玩家”。上汽用行動證明:當特斯拉還在秀單機性能,中國車企已經組團打起了“科技副本”。用中國技術+本地化設計,上汽集團的全球反攻,也是這場變革最刺激的地方——以前是我們追著國際標準跑,現(xiàn)在讓老外為“Made in China”上頭。
中國汽車,這次真的支棱起來了!
從浦東的自動駕駛測試場,到挪威的極寒銷冠路,上汽用兩場發(fā)布會完成了中國汽車產業(yè)的“覺醒時刻”。技術平權撕碎了豪車溢價套路,10萬的車也能讓BBA車主酸成檸檬精;生態(tài)玩法把汽車變成“能跑的智能手機”,年輕人邊開車邊喊“這比打王者還爽”;Glocal戰(zhàn)略更是暴擊靈魂——讓歐洲人為中國技術買單,中東土豪為“移動會客廳”上頭,這才是最硬核的文化輸出!
而上汽的轉型絕非孤例,更是中國汽車工業(yè)集體躍遷的縮影,是從“跟隨者”到“定義者”的升維。這場升維革命,中國汽車終于拿到了定義未來的門票。上海車展上“轉型蛻變”的上汽集團各展臺,也不僅是科技秀場,更是中國第一家百年車企向智電時代轉型突圍的宣言書——上汽,“懂車更懂你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