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12日,蘇州海之博電子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海之博”)智能制造基地宣布正式開業(yè)。來自中國汽車工業(yè)協會、蘇州相關政府部門及蘇州高鐵新城管委會、客戶及合作伙伴、國內知名投資公司,以及汽車媒體等數十位嘉賓出席了開幕儀式,共同見證了海之博成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刻。活動同期,海之博還為受邀嘉賓提供了新技術試乘試駕活動。
“乘風破浪,智見當下”,海之博智能制造基地開幕儀式現場
據悉,海之博位于蘇州渭塘鎮(zhèn)的智能制造基地,采用了公司自主設計的全自動化產線,一期投資1300萬元,主要生產電子真空泵,規(guī)劃年產能80萬只,項目擴能后產能可增加至160萬只。2020年7月,該基地獲得了IATF16949質量體系符合性證書。
海之博智能制造基地開幕儀式活動現場
開幕儀式上,蘇州海之博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(zhí)行官、創(chuàng)始人張全慧博士表示,海之博致力于研發(fā)智能制動產品,希望成為“中國智能出行的核心供應商”。目前,公司主要有電子真空泵和智能助力器兩大類產品,以及與智能助力器配套的核心部件——感應式傳感器。
蘇州海之博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(zhí)行官、創(chuàng)始人張全慧博士
談到市場情況,張全慧說,海之博雖然是去年4月剛成立的科創(chuàng)公司,由于公司團隊骨干均來自知名汽車零部件企業(yè),且在各自專業(yè)領域深耕15年以上,因此海之博并不是從零起步,而是智能制動領域的“老兵”,不論是技術,還是市場,海之博都有非常雄厚的積累,這也是公司為何在創(chuàng)立之初就能獲得政府、資本等多方面的大力支持,并用了1年左右時間就實現工廠投產。出席此次開幕儀式的,既有小鵬汽車、上汽、聯創(chuàng)科技、京西重工及亞太股份等多家汽車主機廠及系統(tǒng)供應商的高管,也有黑芝麻和行易道科技等多家智能駕駛行業(yè)龍頭企業(yè)高層的到場祝賀,這些只是海之博在汽車智能駕駛生態(tài)圈已有豐富資源的一個縮影。
出席活動嘉賓受邀參觀海之博智能制造基地
另據張全慧介紹,智能制造基地生產的iEVP Pro,是一款獨立的電子真空泵,可用于傳統(tǒng)的燃油車、混動車及純電動汽車,其高效的抽氣性能為助力器提供了獨立真空源,從而有效可靠地保證了行車制動的安全性。iEVP Pro電子真空泵通過對石墨轉子葉片的工藝穩(wěn)定性、潤滑性能及NVH等技術優(yōu)化,通過了1500小時耐久性測試,這個指標優(yōu)于國際知名公司產品。
開幕儀式期間展示的iEVP Pro獨立電子真空泵
同時,海之博正在研發(fā)的下一個拳頭產品——HiBooster智能助力器,研發(fā)之初就對標國際上最新一代產品,并進行了多項創(chuàng)新設計。首先,在軟件架構上,HiBooster采用了革新設計,新增了在線升級OTA能力。其次,系統(tǒng)主芯片采用了4核CPU,加上海之博自主知識產權的算法,系統(tǒng)運算速度更快。另外,在傳感器上,沒有采用傳統(tǒng)的霍爾傳感技術,而是采用了感應式傳感器,具有很好的抗干擾能力,輸入信號更精確??梢哉f,HiBooster智能助力器在運算速度、抗干擾能力等性能方面,可媲美國際最新產品。
開幕儀式期間展示的HiBooster智能助力器
在同期舉辦的媒體見面會上,張全慧說,當下,汽車行業(yè)正在轟轟烈烈地推進“新四化”,即電動化、智能化、網聯化、共享化。線控技術是制約中國汽車“新四化”的瓶頸。縱觀中國汽車技術發(fā)展歷程,早先的內燃機電控,一度被國際公司壟斷。在電動助力轉向EPS產品上,本土公司贏得了一定突破,并在市場上取得了一席之地。作為智能駕駛的“硬骨頭”,制動線控化勢在必行。換言之,線控制動是汽車技術迭代上中國汽車人能把握的最后一個技術瓶頸,也是寶貴的機會,所以,海之博在爭分奪秒地推進研發(fā)、量產進度。
媒體見面會現場
關于制動技術的發(fā)展趨勢,張全慧認為,電子真空泵+機械助力器的解決方案,可滿足Level 1和Level 2自動駕駛的要求。但是,要滿足更高級別自動駕駛的要求,則需要海之博正在研發(fā)這種智能助力器。HiBooster是一個集成式的線控系統(tǒng),含有感應式傳感器、控制器和伺服執(zhí)行器電機系統(tǒng),可以適用于Level 1至Level 5 自動駕駛的要求。具體到HiBooster,也會有一代和二代產品的不同和區(qū)分,海之博現在都有研發(fā)。2021年,海之博將建成第一代智能助力器HiBooster生產線。2022年,第一代HiBooster實現量產。2023年,第二代HiBooster生產線建成。2024年,第二代HiBooster實現量產。
海之博新技術試乘試駕活動現場